為什么用紅霉素有時會“不靈光”?
8月12日
相信,不少人家里的藥箱中都備著一支紅霉素軟膏,傳說藥效“萬能”,甭管皮膚長痘、出膿、紅腫,只要出現問題,就倆字兒——涂它!
可紅霉素軟膏真的那么萬能嘛?為啥有時候涂它,感覺沒啥作用?馬上來了解一下!
圖源:海洛圖庫
紅霉素軟膏,也有不“萬能”的時候?
紅霉素是治療化膿性皮膚病的常用藥物之一,對導致化膿性皮膚病的病原菌(金黃色葡萄球菌,白色葡萄球菌,溶血性鏈球菌)有抑制作用[1],價格也比較低,相信不管用沒用過,大家一定都聽過。
但是近來,不少小伙伴反應說,使用紅霉素軟膏治療化膿性皮膚病,效果不如以往明顯了。痘痘抹了也沒消,耳洞打好天天涂,可傷口怎么還是紅腫感染…
有研究顯示,現在化膿性皮膚病中,金葡菌所占比例增加,而耐紅霉素的金葡菌高達48%,由紅霉素引起的過敏反應、瘀膽、肝功損害等報道也逐年增多[1]。
因此,選擇紅霉素軟膏來治療皮膚感染,可能會因為其耐藥率較高,導致治療效果不佳。
圖源:海洛圖庫
如果,連萬能的紅霉素軟膏都不管用了,又該選擇什么藥來對付皮膚感染呢?
有一個升級款的“抗菌”軟膏,你聽過沒有?
莫匹羅星作為一種新型抗生素,對膿皰瘡、毛囊炎、濕疹合并感染、創傷合并感染等皮膚感染問題,均有較好的療效。[1]
圖源:海洛圖庫
耐藥率低[2],更具針對性!
研究顯示,在相同條件下,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莫匹羅星的敏感率可高達96.3%,而對紅霉素的敏感度僅為50.5%[2](這也是紅霉素軟膏近年來功效不“靈光”的主要原因),可見,莫匹羅星對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問題,更具針對性。
針對性強,不良反應較少!
莫匹羅星的另一個特點,就是僅針對金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等容易引發皮膚感染的菌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,而對皮膚內的正常菌群,例如細球菌、棒狀桿菌等幾乎沒有抑制作用,對穩定皮膚正常菌群有重要價值。[3]
適應膚質更廣!
莫匹羅星為水溶性基質軟膏,對干性、油性皮膚均適用,同時研究表面莫匹羅星還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,可加速皰液的吸收,治療皮膚感染相較紅霉素軟膏更有針對性,更合適。[1]
莫匹羅星能完全代替紅霉素嗎?
雖然多項研究表明,在相同適應癥下,莫匹羅星的治療效果表現優于紅霉素,但是,莫匹羅星是不能完全代替紅霉素的哦!
紅霉素軟膏可以用于治療燒傷、痤瘡等病癥,而莫匹羅星軟膏主要用于適用于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,例如:膿皰病、癤腫、毛囊炎等原發性皮膚感染及濕疹合并感染、不超過10 厘米x10 厘米面積的淺表性創傷合并感染等繼發性皮膚感染,對燒傷、痤瘡等疾病并不屬于莫匹羅星的治療范圍。
所以大家用藥時,一定要注意適應癥哦!
參考資料:
【1】李濤.莫匹羅星軟膏對小兒皮膚感染60例臨床療效評價.抗感染藥學. 2017; 14(4)
【2】吳愿如.214例皮膚軟組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析.國際檢驗醫學雜志.2015;12 (36)
【3】郭平凡.莫匹羅星與紅霉素治療癤病療效比較. 海峽藥學.1994;3(6)